【早前報道】:未婚醫生當“奶爸”網上走紅 網友贊他敬業有愛心
  紅網記者 易徵洋 通訊員 周瑾容 長沙報道
  3月中旬,在省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的微信朋友圈裡,有張照片“走紅”。照片中,一位男醫生懷裡抱著寶寶在寫病歷。寶寶來自福利院。男醫生薛挺成未婚,當起了“超級奶爸”,細心照顧著小病人。在醫生護士看來,這隻是平凡工作中的“平凡事”。但隨著微信的傳播和媒體的報道,這張照片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和共鳴,網友和市民紛紛點贊這種白衣天使的“正能量”,稱贊“醫生有愛”。在醫院內部,也掀起了關於醫學人文關懷的大討論。
  4月29日下午,在湖南省人民醫院,舉辦了一場關於人文關懷的事跡報告會。“奶爸”薛挺成、為孤兒喂自己母乳的護士鄧美君和他們所在科室的科主任黃忠誠、護士長張玲、導師李樹根,病友家屬代表陳建文等在大會發言,省衛生廳黨組副書記、副廳長陳小春出席並講話。
  醫生:只有病人認可,你才是好醫生
  
  “奶爸”薛挺成說,“對待孤兒,科里每一位醫護人員都是這些孩子的奶爸和奶媽”。當照片在網上瘋傳時,他的導師、李樹根主任就不忘語重心長地給他“澆冷水”:“這都不算什麼,對醫生來說,只有每個病人都認可你了,你才是一個好醫生。”薛挺成說,要感謝這次無意之中的走紅,讓他更加體會到了人民群眾對醫務人員人文關懷的期盼,更加懂得了醫務工作者肩負的責任和使命:“要把醫學人文關懷的接力棒從老師的手中傳下去。”
  李樹根是一位有著三十多年工作經歷的“老”小兒外科醫師,怎麼樣做醫生,她更是時時刻刻都在言傳身教,她把對患者及家屬的尊重與關心總是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上,無論患者地位高低,無論患者來自何方,她都是親切對待,冬天,每次給患兒聽診時總是習慣性地把聽診器聽筒握在手心捂熱,然後才去接觸患兒的身體;如果需要患者解開紐扣,都會親手為患者系好;對待那些孤殘患兒,她更是像一個慈祥的奶奶,每天總是去抱一抱、親一親、哄一哄,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,溫暖了患者,也影響了她的學生。
  科主任黃忠誠說,醫務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的偶然的舉動,能夠贏得社會這麼多的贊許,說明瞭社會期盼正能量。普外科是高風險科室,急診手術多,科里的醫生護士很少能夠正常休假,甚至很多晚上、周末都還在做擇期手術。其實,有的患者的手術是可以安排到第二天、第三天,甚至更長時間,這樣做,醫護人員可以正常生活。但多等待一天,患者就會多受一天的痛苦,多花一天的錢。“是替患者著想的善心讓我們寧可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,也要為患者掙得提早手術的時間。”
  年輕醫生李光義,幾乎天天加班到晚上9點以後才回家,經常晚上還要做手術。雖然工作很忙,還是花大量的時間和病人及家屬溝通,交流,讓患者特別放心、滿意。科室,他老婆生小孩只休息了短短的5天,很少有時間陪家人孩子。
  病人:人文關懷的力量讓病人更安心
  
  “在醫患關係緊張的今天,人文關懷尤為重要,希望省人民醫院把這種高境界的人文關懷發揚光大。”來到大會發言的陳建文女士說,醫生一個溫馨的微笑,一句耐心的解釋,其實本身就是一種心理上治療。她的父親在消化科住院期間,得到了全科室醫護人員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。有次父親十來天沒解大便,腹脹難受,管床醫生吳明浩戴上手套,為老人摳出大便,老人頓感輕鬆。“即使是家人,也很難做到這樣,一個副主任醫師能如此,太令人震撼。”有一次,父親從昏迷中清醒過來,說的第一句話是“吳醫生,謝謝你,又救了我的命。”醫生護士都親切地叫老人“熙爺爺”,每次都把老人叫得樂呵呵地。老人92歲生日時,全科醫護人員自掏腰包買來蛋糕、鮮花,精心為老人辦了一個熱鬧、溫馨的生日聚會。
  對醫院的人文關懷,很多的病友都深有感觸。從常德澧縣來醫院複查的農婦馬元珍,反覆說得最多的是“省人民醫院肝膽外科救了我的命,讓我還能看到我的小外孫。”原來幾年前,馬元珍就因腹部巨大腫瘤在省內多家大醫院看病,沒有醫院醫院敢為她做手術,她只能絕望地在家裡“等死”。去年,女兒懷孕,激起了她強烈的求生欲望,她抱著一線希望來到了湖南省人民醫院。該院肝膽外科以吳金術教授為核心的醫療團隊為她精心診治,切下重大10餘公斤的巨大血管瘤。2個月後,馬元珍順利當上外婆。“我的每一天都是省人民醫院給我的”,現在,劫後餘生的馬元珍正幸福地享受著天倫之樂。
  賀銀田因膽囊結石急性發作,凌晨2點從當地醫院轉院到省人民醫院急診科,醫生護士馬上聯繫安排床位。手術後第一天就下床,恢復十分好。“這裡的醫生護士根本沒有因為我們是農村人,而有半點看不起我們,總是對我們噓寒問暖,彭創主任每天都要到病房來幾次。沒熟人、沒紅包,我們一樣看好了病!”賀銀田的女兒說。
  75歲的段淑瓊奶奶是心內科的常客,老人的兒女都不在身邊。“現在生病也不怕,省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就是我的依靠。”不管白天晚上,有什麼不舒服,頭一個電話都是打給心內科的郭瑩主任和陳華麗護士長,她們都會不厭其煩地傾聽、解釋,什麼藥怎麼吃,躺下休息一會兒看看,趕緊來醫院,這些話每一次都給電話那頭的段奶奶吃下定心丸。有次,段奶奶凌晨兩點突然發病,心率只有四十多次,郭瑩主任接到電話後,派了一個護士到段奶奶家把她接到了醫院,造影后發現段奶奶冠脈血管堵塞99%,病情十分危險。在做介入手術的3個小時里,科主任、護士長都陪在段奶奶身邊,晚上還守在床前。“在我兒女面前都沒享受過這種待遇!”段奶奶說到這兒,熱淚盈眶,“這裡的醫護人員不僅技術高超,最重要的是有一顆善良的心。”隔壁的床位是一個17歲的女孩,因嚴重的心肌病引發全身多臟器功能衰竭,從晚上7點到凌晨4點,醫護人員連續搶救了七八個小時,硬是把女孩從死亡線上救下。“白衣天使很辛苦,我很愛她們。”家裡有人生病,都會要他們到省人民醫院來,“這裡讓人放心!”
  林女士的母親80歲,今年3月,心跳驟停,病情危重,老年病科奮力搶救,老人轉危為安。“省人民醫院仁心仁術的醫院精神打動了我和我的家人,他們都是這麼做的。”最讓林女士印象深刻的是,科室的醫生總是來得很早,走得很晚,很自覺地要把每一個病人都妥善處理好才放心下班。“這其實是一種責任,一種對病人負責的精神。”醫院每天中午都在門診大廳舉辦免費的健康講座,也讓林女士很贊賞。
  醫院:打造省內最好的人文醫院
  
  “愛在左,同情在右。”冰心先生的這句話,在醫院的服務過程中尤為重要,其核心便是人文關懷。省人民醫院是建院於1912年的百年老院,有著悠久深厚的歷史文化。醫院十分重視對患者人文關懷,先後邀請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院長丁義濤教授作《人文醫院建設的創新與實踐》主題講座,江蘇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劉偉教授進行“職業行為規範和服務禮儀”的培訓。醫院還定期開講團隊精神、文化建設等講座,由院長、書記擔綱主講,也經常組織科主任介紹各自在科室管理、學科建設、優質服務、團隊建設等方面的經驗和心得。
  今年年初開始,醫院圍繞“強基礎、重服務、提質量”的主題,組織舉辦崗位能手、優秀病歷展示、漢字聽寫、服務禮儀等一系列的比賽活動,旨在從醫護人員言、行舉止開始,不斷強化服務能力,優化服務形象。
  該院黨委書記黃利華表示,醫院已逐步形成以“仁”為核心的文化體系。在新的百年,不僅要從理論上完善它,更重要的是通過各種措施使仁術文化內化於心,外化於形,實實在在的運用到服務患者的工作中去,在全體工作人員形成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為榮的氛圍。
  該院院長祝益民表示,現代醫院都擁有一流的醫療技術,一流的醫療設施,但病人對一所醫院、一個醫生的評價,最深刻、最恆久的是人文關懷。只有把病人作為一個“整體的人”,去關註其生理、心理、社會等各個方面的問題,才能讓病人感受到醫學人文關懷所帶來的親切和溫暖。
  省衛生廳黨組副書記、副廳長陳小春說,自古以來,醫學就一直被認為是最具人文傳統的一門學科,醫生是最富含人情味的職業,醫生不僅僅只關註病人有病部位的治療,更應當關愛病人的整個身心。一個真正具有人文關懷的醫院必定是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、良好的人文環境、有一大批具有高尚醫德和對患者具悲憫之心的醫務人員。目前醫患矛盾較為突出,作為醫院雖然無法解決導致醫患矛盾加劇的深層次社會根源,但可以從自身做起,用我們體貼入微的言行舉止對患者多一些人文關懷。  (原標題:醫者仁心 湖南省人民醫院掀起人文關懷大討論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m14emyfj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